读懂中国
作品展示
首页  >  读懂中国  >  作品展示  >  正文
砥砺深耕为党育人,不忘初心为国育才 ——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昌明教授

发布时间:2023-10-16

须发皆白,素衣朴裳,双眼却炯炯有神,身姿却挺拔如松,杨昌明教授端坐在会议室中。他的眉眼间尽展和蔼慈祥,先道:“说好了,不要叫我杨校长,叫我杨老师就行。”饱含深情,杨老师将他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忆往昔,艰苦奋斗求学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1968年从中南矿业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巴东地质队工作。十年后,我考入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那时候,我已经36 岁了, 年纪大,记忆力下降,还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杨老师回忆道,“条件艰苦, 经济拮据,是国家为我们提供带薪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培养我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也正因如此, 高龄求学的杨老师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是党和国家,创造了条件,使我能够坚持求学,学习和拥有为人民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感到非常幸运。”杨老师的成长史与新中国的发展史相交织。

1981 年,杨老师研究生毕业留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他对自己说:“要笨鸟先飞,虚心的向老教师学习。”谈及自己的恩师李万亨教授,杨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回忆道,“1953 年李万亨作为池际尚先生的助手,经其介绍加入了民主同盟。自1958 年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直到1986 年 1 月 6 日党支部大会通过,整整二十八年,李老师追求信仰矢志不渝。受他的影响,我在1987年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传承了老先生忠于党和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杨老师在而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的过程中,也始终怀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终一生,教书育人守初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认为,教书育人,就是要热爱、关心和爱护学生。”他对教书育人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严于律己,是在每堂课前都坚持仔细阅读教案讲稿并进行补充,上好每一堂课;率先垂范,是在学生们艰苦的地质实习工作中,永远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高瞻远瞩,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率领经管系率先开展英语四级学习标准要求等系列教学改革,取得傲人成绩……杨老师如数家珍般讲述着教书的经历与成就。他感慨道:“我愿意燃烧自己。如果有下辈子,我仍然会选择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

1984 年,在杨老师的推动与见证下,地大经管系成立了,这是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开端。“300 平米的小房子,二十来个教职工,经费少,设备缺。”建系之初可谓一穷二白。“但正是一张白纸, 才可以绘出美丽的画卷。”说到这里, 杨老师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因为没有经验,杨老师和老教师李万亨、王屾一起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他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从其他高等院校中引进了大量人才,在学校建立了第一个非地学机房和第一个系级图书资料室。”1985 年, 学院便创办了工业管理工程、地质管理和地质设备管理专业,择优录取优秀学生,为国家地矿行业输送优秀经济管理人才。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杨老师和其他老教师栉风沐雨,白手起家,使地大经管学院拥有了良好的开局,可以说,杨老师就是地大经管学院建院的关键奠基人之一,而他笑着把这归功于“上下同心, 其利断金;少说多干,干出成效”。

“我们在地质院校建立经济管理系,是比较少见的。为了尽快赶上先进水平,在经济管理领域有一席之地,我们既要入主流,又要强特色。”杨老师说道。将经济管理的学科专业与学校地球科学的优势专业紧密结合——地大经管学院从此有了光明的发展之路。

1981 年到 2010 年, 近 30 年,从任职时的教学秘书、系主任、副校长到退休后兼任的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督导、地大老年人协会与老教授协会会长,杨老师终其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我们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指导,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瞄准我们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中国地质大学的明天将会越来越好!”颤抖的声音,挥动的双手, 无不展现着杨老师对地大未来教育事业的无限期望。

展未来,蓬勃青春新时代

“生于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乐在新时代”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伴随着杨老师的讲述,他奋斗的一幕幕画面在我脑海中闪过。对长辈的敬佩之余,我被老共产党人对党坚贞不渝的追随与传承深深打动。

“踔厉奋发,勇挑重担”是杨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许。他说,国家致力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杨老师希望我们能在成长的道路中热爱伟大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杨老师说:“祖国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一起见证了, 下一个百年目标很遗憾我可能见不到了,但是你们,一定能见证!”听到这里,我倍感当代青年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下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我们将不仅仅是见证者,更会是推动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当代青年人将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在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

(撰稿人: 鲁佳奕 指导老师:徐天宜)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联系邮箱:ggwb@cug.edu.cn      电话:0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