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风采
    五老风采
    首页  >  五老风采  >  正文
    上下求索 攀登不息

    ——各界缅怀於崇文院士

    发布时间:2022-11-22

    潜心于地学基础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将基础自然科学和非线性科学及复杂性理论研究与地球科学相结合,探索地球科学由描述性学科走向精确定量学科之路,并为此毕其一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连日来,社会各界自发悼念於崇文院士。



    一、开辟和发展5个创新学术领域


    於崇文院士1924年出生于上海,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接受教育,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中最后一位离世的西南联大学生。求学的峥嵘岁月,铸就了他抱瑜握瑾的纯真品质、士之谔谔的铮铮铁骨、兼容并蓄的学术涵养,生活经历的磨炼使他建立起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选定了一条道路,不管风云变幻,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自大学期间确定学习地质科学后,他便在这条道路上作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先后开辟和发展了5个创新的学术领域——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多元分析、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成矿系统的复杂性,促进了地球科学从唯象科学向精确科学跨越。


    在地质科学精确化和地质系统及成矿系统复杂性科学方面前所未有的成就,於崇文院士曾用16个字总结自己的学习工作历程:学习思考、锲而不舍、探索创新、攀登不息。


    在於院士读过的书籍的扉页上,有这样一行字,由他本人亲自书写,是屈原《离骚》中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年过花甲,於崇文院士依然奔赴在野外考察一线。


    於院士的博士生高合明回忆,1987年,老师带领学生到云南个旧锡矿进行野外地质实习和研究,在马拉格矿区地下100多米深的废弃坑道,为了考察一处矽卡岩分带(一种经典的地质现象),在没有供电和照明系统、通风设施不完善、淤泥厚重的情况下,年过花甲的於崇文顶着矿灯,带着大家往前行,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蒋耀淞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岑况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协助於院士在南岭地区开展区域地球化学工作。粤北山高林密,条件非常艰苦,样本采集后全靠教研室分析仪器和人员完成样品分析,仪器设备非常落后,几十万个数据全靠肉眼识别判读,“那时恐怕只有老师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二、留下了巨大的科学财富


    将化学、数学、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一直伴随着於崇文院士的研究历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思路需要海量的文献检索和阅读。


    “那时没有复印机,老师几乎用手写的方式,把原书拓印了下来,后来有了复印机,他见到好的原版书或者文章就复印下来,装订成册,再精读批注。”鲍征宇回忆,由于搜集得齐全,学生们几乎不用自己去查文献,复印老师精读过的笔记,就够消化很久。


    晚年时期的於崇文定居北京,依然钟爱阅读,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国家图书馆看书、借书,学生们都不放心,力劝他不能再骑自行车出去了,他才改成打的去图书馆。


    90岁寿辰时,於崇文院士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八角楼报告厅,全程站着作了题为《利用复杂性科学研究南岭地区成矿规律》的报告,一站就是3个小时。


    2015年,鲐背之年的於崇文院士发表人生中最后一部专著《南岭地区目标斑图式区域成矿分带》。它和1962年出版的《地球化学》教材(与曹添教授和张本仁教授合作,国内最早的《地球化学》教材)、1980年的《数学地质的方法与应用——地质与化探工作中的多元分析》(我国最早、迄今为止最系统介绍多元统计分析的专著)、1987年的《南岭地区区域地球化学》、1988年的《云南个旧锡-多金属成矿区内生成矿作用的动力学体系》、上世纪90年代的《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和《成矿作用动力学》、新世纪的《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上、下卷)和《南岭地区区域成矿分带性》等一起,成为地质人的巨大科学财富。(来源《湖北日报》)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联系邮箱:ggwb@cug.edu.cn      电话:0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