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地大实践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杨昌明(校关工委副主任、原副校长)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深感其字里行间凝结着“民之关切”的温暖情怀。报告既是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新的一年奋进的指路明灯。
作为跨入耄耋之年的我,从中读出了信心、力量与希望。“民生无小事”是报告最鲜明的底色。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销费。在2025年,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就业优先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国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连续21年上涨,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等;保障粮食能源安全,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等一系列部署,直指群众的“急难愁盼”。
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推出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三孩配套政策落地,发放育儿补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更彰显了政策对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关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以不断提高。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亿万人民同心同德,踔厉奋发,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必将在新的一年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丁振国(校关工委副主任、原学校党委副书记)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作为在教育战线工作50年的老同志,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坚定教育的初心使命,勇于担当,继续发光发热,为教育强国建设再做新贡献。
张胜业(校关工委委员)
2025年全国“两会”将“银发经济”纳入国家战略部署,作为高校退休教师,深感振奋。老龄化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退休群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与智慧。结合我校实际,建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搭建“银发人才库”,将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二是推动校企合作,发挥余热;三是优化返聘政策与志愿服务平台,让银发人才“退有所为”。相信在政策引领下,银发经济不仅能激活“二次人口红利”,更能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愿景!
王宗廷(校关工委委员、银龄宣讲团成员)
“两会”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喜事,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坚信,“两会”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提供指引。我们将认真学习、坚定落实“两会”精神,积极行动起来,把老党员的“光和热”凝聚到“两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与青春力量一道共创美好的未来!
秦松贤(校关工委委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我国“两会”,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之中胜利召开。通过电视直播的开幕式盛况和聆听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不由使人心潮澎湃,倍受鼓舞。结合近年来参与我校关工委一些相关工作,有如下三点感受。
一、“两会”精神强调的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与我校关工委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如:近年来,我校关工委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育了青年学生骨干,强化了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同时,不定期邀请院士、校友、知名学者等举办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科研报国热情,呼应了“两会”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
二、“两会”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转型,我校关工委依托地大的学科特色,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如:由“银龄宣讲团”的老师广泛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并通过校企合作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三、“两会”提出教育强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就是我校为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校关工委以“五老”队伍为核心,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度融入党建和“三全育人”体系之中,通过教学督导员、党建组织员、师生座谈、支部“结对领航”、心理咨询、创新能力培养等多元沟通、互动路径,助力学生成长和成才。将地质学科特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专业使命感。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节点上,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深刻领悟“两会”精神,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贡献地大智慧,为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银龄力量。
刘庆生(校关工委委员、银龄宣讲团成员)
今天上午聆听了李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对报告中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印象深刻。它表明我们的改革开放需要讲究效率和质量,要为提升国力,改善民生,为人民谋福祉服务。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要依靠“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坚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校训精神,推进我校建设的战略规划目标——“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实施进程。为李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家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贡献“地大智慧和力量”。
王莉(校关工委委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我们将加强思政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学校思政教育。我将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其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让两会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七律·贺全国“两会”召开》
京华三月聚群贤,国是宏裁启玉篇。
黉苑关工培厚土,青衿志气薄高天。
知行并重千钧诺,德业同修百尺巅。
待展经纶酬社稷,春雷激荡续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