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谈
首页  >  文化传承  >  教书育人谈  >  正文
杨凯华教授:教书育人点滴感受

发布时间:2024-12-2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作为教师,必须始终秉持着教书育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我教学工作中始终追求的目标。

教书是一项光荣而富有责任心的工作

我离开教学岗位已经15年了,这15年中不时回忆起过往的经历,还是有不少的事情让我不能忘怀!

首先,感受最深的是当好一个老师不容易。作为教学工作,必须先备好课,写好教案,讲好课。教案中,除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工科教学,基本技能在课堂上比较难以达到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结合理论教学过程,实时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理论活起来,密切结合实践,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深入,学得扎实。

课堂教学不是单纯作为任务来完成,而是要把每堂课的内容组织好,要完成哪些教学内容,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有兴趣;对教学内容有兴趣,这是学好一门课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一直努力追求达到的美好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还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每年都要对教案进行一定的修改、更新和补充,让教学内容不离开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适时补充先进的钻探工艺技术和方法,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钻探工艺技术和钻探设备与工具;必须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过时的,而是新的科研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许多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课程作业,并在学习中能够发现疑难问题,及时、积极取得老师的指导,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堂课后应该给学生留思考题,下一堂课讲新内容前先一起解答思考题,作为对上一堂课的复习,对下一堂课的引导,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教学内容连贯性好,系统性强,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比较有利。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完成后,每堂课留下的思考题,就是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也就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这门课的主要知识;对于学生的复习与考试都十分有利。

上专业课不同于上基础课,必须先安排教学实习,然后才能安排专业课授课,以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基本认识,初步了解专业的基本内容之后,才有利于专业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不知什么原因,有一个年级的钻探教学实习安排却在专业课之后,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安排,给专业课教学无疑带来了难处。在上第一堂专业课发现这个问题后,我马上决定补一次教学实习,在一位实验员配合下,带领一个班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了一次教学实习,让学生对钻机机台的构成和各种设备的作用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开动钻机进行室内钻进试验,钻进后取出了1m多岩芯。让学生对钻探全过程有了一个较清晰的、基本认识,为后续课堂教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必然对专业课教学产生良好的影响。

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还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国家在发展,国民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探矿工程学科也在迅速发展,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探矿工程学科了。学科在发展,专业在拓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师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教学大纲要重新审视,对课程体系要重新认识,对课程设置要重新审定,这些都是教师应尽的义务。20年前就有这种忧患,我组织过探矿工程学科发展的全系讨论,期望重新审定教学大纲,重新认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有积极意义的。当时分管教学的欧阳副校长参加了讨论,予以了肯定。作为一个教师这些工作是应该关注和积极参与的。

育人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对党和祖国感恩的人,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人才。

引导学生热爱地质探矿艰苦专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建设的使命感。第一堂课向学生宣讲探矿工程学科在地质勘探中的重要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勘探技术方法和手段。探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自农村的较多,对于钻探工作的艰苦性虽然认识不全面,还能安心学习;但对于远离城市,常年在山区工作与生活有一定看法,还是比较愿意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这是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也是教师在教学相长中的一项艰巨的工作。

我去地质探矿队的机会较多,许多的校友,也是地质队的领导,深感探矿技术人员不足而一筹莫展,对我们提出要求,要求分配多一点学生来地质队工作。我以在地质队表现出色的毕业生为榜样,说服引导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去地质队工作,为祖国的探矿事业做贡献。

同时,我在课堂上、实习中从正面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举出在地质队工作的许多校友干的很出色。从正面入手进行思想交流,说明探矿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从事探矿工程工作的光荣和自豪。

师生关系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关系。除了上述的许多工作需要教师去努力实现之外,还需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生病了,老师知道后要主动关心,83级的姜同学患肺结核病住院,我去结核病医院看望他,鼓励他安心养病,对他是一个安慰。耽误了2个月的课程,设法帮他补上,期末考试没有拉下来。毕业时姜同学服从分配,高兴地到江西916地质队工作。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这些关系需要我们去深入理解,努力做到,积极维护,才能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因此,教书育人不是一件轻描淡写的事情,而是应该付具实施的崇高的事业。

所以,“教学相长,彼此支持”很重要,离开了亦师亦友,不容易平等;离开了教学相长,难以得到学生的尊重,也难以尊重别人。这些是我几十年教学经验的点滴积累,虽然很肤浅,但我认为是宝贵的!

我虽然退休十多年,但我心系探矿工程学科的发展,一直和实验室的年轻老师经常联系,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研究生培养尽一份力;为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尽一份力。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联系邮箱:ggwb@cug.edu.cn      电话:027-678